全世界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我国已接近60%。”日前,全国政协委员、北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和谊在中华全国总工会界别小组讨论中透露,我国去年完成产销77万辆新能源汽车,今年有望突破120万辆。
可别小瞧这些数字,战略意义却很重大。徐和谊表示,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接近70%,同时汽车燃油消耗了外购石油的一半。因此,选择一款符合中国国情的能源使用方案,兼顾老百姓的使用需求,自然就需要发展新能源汽车。
有观点认为,发展使用电能也会产生污染,成为城市发展的“新病”。徐和谊回应称,我国的电能结构也在发生变化,风电光伏发电和核电正在发展,电能污染会越来越少。因此,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有巨大的潜力。
“我国燃油车技术与国外汽车工业的差距就在内燃机和变速箱上,这是我国汽车工业的软肋。”他坦言,从燃烧效率和排放指标来看,发达国家在技术上已经发展到了极致,我国已经很难超越。从战略上来看,我国汽车工业选择了“换道超车”,把目光放在新能源汽车上,巧妙绕开了内燃机和变速箱的技术瓶颈。
对于我国新能源汽车,他表示应该有一定的自信。我国起步较早,相关技术基本上与世界最高水平旗鼓相当,甚至在某些领域还处于领先位置。
从消费者角度来看,徐和谊分析认为,省钱是新能源汽车的优势。纯电动车所产生的费用相当于燃油车的1/6。其中,从每百公里耗电指标来看,纯电动汽车的平均值在12度电左右,在北京的充电桩充1度电约1元,而燃油车每百公里耗油在七八升左右。
在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中,目前遇到的问题还是充电。“前几年是建充电桩难,现在矛盾往深层次演变,是小区的电力系统容量不够,亟须改造,老旧小区改造起来比较难,未来可能成为新增的‘城市病’。”徐和谊表达了担忧,改造问题单靠某一家企业无法解决。
其实,预防新的城市病与发展新能源汽车并不矛盾。徐和谊透露一组数据,如今,85后、90后是重要的新增汽车消费群体,占到国内汽车市场一半左右的消费量。新的消费群体产生,也会带动汽车消费理念变化。“比如很多年轻人认为,不需要自己买车,只要能用车就行。”徐和谊据此分析,共享汽车未来会成为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