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上海软杰
  咨询电话:400-6800-662

行业动态

国内充电桩产业迎来爆发 智能化管理理念成重中之重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持续火热,行业内的上下游产业也随之受到了明显带动。目前,全国三十多个省市都在相关落地政策中明确了对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补贴数额。

不过,在国家对充电桩建设补贴力度加大的同时,不断有建成充电桩使用率低、“僵尸壮”层出不穷的现象产生,甚至有充电位被燃油汽车占用等现象发生。相关业内人士表示,充电桩需要结合AI人工智能系统管理方式,合理配置资源,利用大数据分析解决充电桩“在哪里建、建多少”等实际落地问题。

相关数据表明,目前,北京、广州、上海、江苏四省市充电桩的数量均超过了2万个,分别为30363个、29262个、26314个、22075个;充电基础设施保有量在5到10位的省市分别是山东17557个、安徽9909个、河北9875个、浙江9866个、天津9788个和湖北6214个。

但在这些数据背后,我国的充电桩建设远还是没有跟上步伐,与政府规划提出的2020年建成480万个充电桩、车桩比1:1的水平还相距甚远,同时也侧面说明了该行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那么充电桩建设和服务能否跟得上?“有车就建桩”的模式,能否满足未来新能源汽车大规模增长的需求?这样的运营方式又是否合理?

打造充换电智能网络,运用大数据管理充电桩运营方式是解决这一系列痛点的基础。实际上,电动汽车不仅肩挑能源储备终端的重任,也是成为智能网联移动终端的最佳选择。

行业专家表示,人工智能技术和大数据管理,目前在充电桩上的运用目前主要体现在:第一,建立一套安全监控运营系统,对充电桩的监控、运营、维护,同时进行数据分析;第二,为了提升用户体验,在移动客户端开发充电桩APP,开发充电服务基于云的管理系统平台,帮助车主寻找和导航到合适的充电点。

除了技术上的运用之外,同样也离不开国家相关部门的宏观调控和监管。今年两会上,北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和谊在《加快基础充电设施建设,助力绿色出行》提案中就提出,建议设立专门的联席协调办公机构,协调政府各部门,推进充电设施建设。

其次,他也建议各级地方政府将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管理作为政府专项工作,由发展改革(能源)、工信部牵头,设立专门的联席协调办公机构,建立协同推进机制,明确职责分工,完善配套政策,推进充电设施建设。

另外,他还建议加快充电运营服务费用规范化及后台结算系统联通。由行业机构推动构建充电基础设施信息服务平台,统一信息交换协议,有效整合不同企业和不同城市的充电服务平台信息资源,促进不同充电服务平台互联互通, 特别是费用结算系统的互联互通,真正方便消费者的充电需求。

显然,充电桩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充电桩建设企业首先要有智能化的规划,同时要协调好设备企业和运营企业之间的关系,更好的将资源合理利用,避免有建成充电桩使用率低、充电位被燃油汽车占用等现象发生。当然,政府有关部门应该加强对补贴资金发放、使用等的管理和监督,明确制度,最终合理规划充电桩的建设布局,达到资源的合理而有效的配置。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石龙路345弄
联系人: 付先生
邮箱:761634973@qq.com
电话:400-6800-662
手机:13162594620